關於自閉症類群障礙的輔助療法,有7個需要知道的事項:
最近美國政府統計數據估計,每68名兒童中有1名患有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ASD是一種複雜的發展性障礙,通常在童年時期被診斷出來,並且往往持續一生。ASD的一些特點可能包括溝通困難;難以與人、事物或事件建立關聯;重複性運動或行為;以及難以適應陌生環境或常規。雖然尚未找到ASD的治癒方法,但多種療法,包括行為療法和物理療法,可能有助於緩解與ASD相關的症狀。
許多家長會嘗試輔助療法,通常是在傳統醫療護理的基礎上,來幫助患有ASD的兒童控制症狀。以下是關於ASD兒童的輔助療法的7個事項:
- 對於ASD的輔助療法,很少有高品質的研究。
- 科學證據表明,胃腸激素secretin、高壓氧(hyperbaric oxygen)、螯合療法(chelation therapies)或抗真菌劑(antifungal agents)對於ASD患者並無幫助,反而可能帶來危險。
- 褪黑激素(Melatonin)可能有助於解決ASD兒童的睡眠問題。2011年的一項科學文獻回顧發現,褪黑激素可以平均增加73分鐘的總睡眠時間,並減少平均66分鐘的入睡潛伏時間。在與安慰劑的比較中也觀察到類似的有益結果。
- 有一些證據表明音樂療法(music therapy)可能有助於改善ASD兒童的某些社交和行為技能。2014年的一項科學研究回顧得出結論,音樂療法可能有助於ASD兒童在社交互動和溝通等領域提高技能,同時也有助於提高社交適應能力。
- 已經研究了omega-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針灸(acupuncture);修改版正念療法(mindfulness-based therapy);按摩療法(massage therapy),包括氣功按摩(qi gong massage);以及荷爾蒙催產素(hormone oxytocin)。目前尚不清楚它們是否能改善ASD症狀,且不應將其作為傳統治療的替代品。
- 對於一些患有ASD的人來說,特殊飲食可能有所幫助,但在飲食之前和期間需要仔細監測其營養狀況。有非常有限的證據表明高脂肪、極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ketogenic)飲食可能有助於處理與自閉症有關的癲癇。使用特殊飲食的人患有ASD時需要監測,以避免任何有害副作用。
- 與您兒童的健康照護提供者交流,以獲得幫助,評估哪些輔助療法(如果有的話)對您的孩子有所幫助,因為兒童對於不同的干預方式反應不同。
評論:
近年來,台灣社會對於自閉症類群障礙(ASD)的關注日益升高,尤其是在特教資源推動與家長自我學習風氣盛行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家庭積極尋求各種輔助療法,希望能幫助孩子改善社交互動、行為問題與情緒調節。上述美國資料所列出「關於ASD輔助療法的7件事」,不僅提供了國際上的研究觀點,也為台灣社會在面對這類議題時提供了重要借鏡與反思。
首先,目前在台灣,坊間充斥著許多標榜「改善自閉症」、「逆轉發展障礙」的課程與療法,包括高壓氧艙、螯合療法、特定飲食法(如無麩質、無酪蛋白飲食)等,甚至有部分業者宣稱可「根治自閉症」。然而正如文章指出,這些療法普遍缺乏高品質科學證據,某些療法(如螯合療法)可能導致嚴重副作用,如腎衰竭、低血鈣、抽搐,甚至死亡,若在台灣被過度商業化並誤導家長使用,反而可能延誤真正有效的介入時機。
其次,早期療育資源分配不均、特殊教育師資不足、醫療院所等待時間長等問題,使得家長傾向「尋找替代方案」。因此,公共衛生部門與教育單位應更積極扮演科學資訊的傳遞者角色,協助家長判讀療法的真偽,並鼓勵與專業醫療團隊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音樂療法、按摩療法、正念療法等溫和介入方式,在台灣逐漸受到重視。例如部分縣市特教學校與療育中心已開始引入音樂或藝術治療,並由合格專業人員進行。這些療法雖證據尚有限,但在臨床實務中觀察到對部分ASD孩子具有舒緩情緒、提升互動動機的效果,若能納入公共醫療或教育資源系統,將更有助於監督品質與累積研究數據。
此外,褪黑激素作為改善ASD睡眠障礙的輔助品,在台灣部分家庭中也已有使用案例。雖然短期使用的安全性相對較高,但台灣仍缺乏長期追蹤研究與標準化指引,家長若自行購買市售產品,容易因劑量不當或混用其他補充品導致健康風險。因此,政府應針對兒童常用的輔助療法制定清楚的醫療建議與安全使用規範。
最後,ASD屬於異質性極高的障礙,每位孩子的需求、感知方式與反應模式皆不相同。因此,不論是飲食調整、心理療法或其他輔助技術,皆應建立在專業評估與個別化介入的基礎上。台灣目前在推動個別化教育計畫(IEP,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上已有一定制度,但在結合醫療與社區資源方面仍有待加強,尤其在中南部或偏鄉地區資源不足問題更為明顯。
總結而言,美國對於自閉症輔助療法的審慎態度與科學檢視,應成為台灣政策與家長決策的重要參考。政府應加強跨部會合作,推動「以實證為基礎」的療育環境,杜絕無效甚至危險的療法流竄。同時,也要給予家長更多支持,減輕照顧負擔,讓每個自閉症孩子都有機會獲得最適切、最安全的成長機會。
編譯與評論:百聯醫學編譯
Translator and Reviewer: PI-Union Medical Science
Source:
7 Things To Know About Complementary Health Approaches for ASD | NCCIH (nih.gov)
為善最樂,請支持相關社福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