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Union Medical Science Ltd.

神經倫理學、隱性意識與殘障權利:當人工智慧遇上認知運動分離會發生什麼?

神經倫理學、隱性意識與殘障權利:當人工智慧遇上認知運動分離會發生什麼?

神經倫理學、隱性意識與殘障權利:當人工智慧遇上認知運動分離會發生什麼?

Joseph J Fins,Kaiulani S Shulman. 

J Cogn Neurosci. 2024 Jul 1;36(8):1667-1674.

在本文中,我們探討了認知運動分離(cognitive motor dissociation, CMD)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之間的交集,也就是當CMD遇見AI時的情境。

在隱性意識狀態中,觀察到的行為、傳統的床邊評估模式以及神經影像或腦電圖(EEG)研究所揭示的對意志性指令的反應之間存在不一致。這一系列縮寫代表了隱性意識中新興技術的承諾與風險。

在診斷方面,識別認知活動與外在行為之間的不一致性具有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在治療方面,當AI被用於生成語言時,可能會錯誤傳達那些無法表達自己想法和意圖的人的觀點。這些因素的和諧結合使AI在CMD中的應用值得深入探討。

我們以預先管理的精神提供這項分析,這是一個審慎的過程,旨在預防或減輕新技術帶來的意外後果。首先,我們考慮了CMD在臨床實踐、神經倫理學和法律領域中的規範性挑戰。

接著,我們回顧了隱性意識的歷史,探討嚴重腦損傷與安樂死運動之間的關係,並介紹了三個與腦損傷相關的傳記,突顯殘障偏見或能力主義在臨床實踐、輔助技術和轉化研究中的潛在影響。

隨後,我們探討AI如何為無法溝通的有意識個體賦予表達能力,以及這項技術必須克服的倫理挑戰,以促進人類的幸福,並引用Nussbaum和Sen所提出的“能力方法”來促進規範性推理。


評論:當AI為沉默者發聲——CMD、神經倫理學與人權的交匯點

在人工智慧快速滲透醫療場域的今天,Fins 與 Shulman 提出一個極具挑戰性卻又迫切的倫理議題:當AI技術介入無法動作、無法表達卻仍具意識的人(cognitive motor dissociation, CMD)時,誰來界定「真正的意志」?

這篇文章深刻地挑戰了我們對於「表達」、「意識」與「人性尊嚴」的基本理解,並指出科技若缺乏倫理自覺,可能在幫助某些人發聲的同時,也可能替他們說了他們從未想說的話。

一、CMD 與 AI:科技的希望與倫理的懸問

認知運動分離(CMD)患者常被誤判為無意識狀態,實則其大腦對語言與外界刺激有高度反應。AI結合fMRI或EEG等腦機介面技術,的確開啟了為這群沉默者建構表達平台的希望之窗。但這個過程並非中立或無風險:

  • AI是否能準確地轉譯「意志」?
    當語言由演算法生成,我們怎麼知道這是患者的聲音而非模型的投射?這一點對於法律、臨床決策甚至生命維持選擇至關重要。
  • 科技能不能成為壓迫的延伸?
    在缺乏病患授權的情況下,由AI代表其「說話」,是否反而侵犯了其沉默的尊嚴?

Fins 與 Shulman 以極為清晰的倫理視角提醒我們:科技不是中性的,每一個應用場景都需要先被道德辯證所照亮。

二、能力主義偏見與殘障倫理:人性的再定義

本研究特別令人稱道的是將 CMD 案例置於更宏觀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對抗「能力主義」(ableism)的隱性假設。

  • CMD 不等於「生命質量低下」
    作者透過腦損傷者的傳記案例,批判當前醫療系統經常將無法互動視為「不可逆的悲劇」,而不是一種需要不同理解與支持的存在狀態。
  • Nussbaum 與 Sen 的能力方法(Capability Approach)
    本文引用此框架來重申,每個人都應擁有實現其潛能與尊嚴生活的機會,而非僅以生產力或溝通能力為衡量標準。

這種觀點使得AI的發展必須從「賦權」而非「替代」的邏輯出發——AI不應幫人說話,而是幫助他們自己說話

三、預先管理精神(Anticipatory Governance):AI醫療倫理的新典範

在科技發展總是快於倫理反思的背景下,作者提出「預先管理精神」的概念格外重要:

  • 慎重評估技術影響而非事後補救
  • 主動思考潛在偏誤與不平等的再製風險
  • 將倫理納入設計初期,而非事後修補

這種態度值得作為AI醫療發展的「預防倫理」模型。

結語:當代AI醫學的倫理試煉場

Fins 與 Shulman 的文章可謂當代神經倫理學的代表作之一,它不僅關注科技本身,更強調科技背後的人性、價值與制度框架。

在CMD與AI交會的領域裡,我們所面對的,不只是能否「讓他們說話」,而是能否讓他們真正被理解、被尊重、被作為有意志的人來對待。這是一場不僅關乎技術準確度的挑戰,更是一場深刻的倫理覺醒。


Source: 

Neuroethics, Covert Consciousness, and Disability Rights: What Happens Wh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ets Cognitive Motor Dissociation?

Translator and Reviewer: PI-Union Medical Science Ltd.

編譯與評論: 百聯醫學編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zh_TWChinese (Taiwan)